邻居老人刘大爷走了,而且是在一个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半夜静悄悄地无声无息地走了,没人知道老人是什么原因走的,甚至连老人在京工作的儿子也不知道父亲是什么原因走的,前几天我还见老人风尘仆仆的到学校操场打太极,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
老人年近八十,与我家同住一栋教师公寓,也称房改房。虽不同在一楼层,但还算邻居,而且是友善邻居。有一次我出门忘了带钥匙,回来时没门进,老人见我站在楼梯口干着急,便主动带我去找校园物业管理处专业开锁人士开门。要不是老人帮助,说不定那天晚上只好破费住旅馆。从那天起,我跟老人结下了忘年交。
老人的老伴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因患癌症早年离世,靠着老伴买下来的学校房改房得以安身。在中年丧偶期间,老人靠着自己的一份工资,省吃俭用,供唯独的一个儿子上学读书,直到博士毕业,却在北京一家科研所工作。
父子俩离多聚少,在老人退休后,儿子已成家,将老父亲接到北京自己家,不让老父亲孤身一人。老人在儿子家住了多日,感觉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和按时进餐的作息时间往往免不了影响和打扰儿子和儿媳常常因加班加点带来的“晚睡晚起”和“食不定时”的作息时间。因此,当儿媳经常在儿子身边抱怨,儿子也经常向老父亲传递儿媳怨言后,老人不顾儿子劝阻和挽留,嚷着“不想拖累你们”,毅然返回广州,回到学校,住在学校房改房,过起“空巢老人”生活,一眨眼就是十多年。由于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平常很少跟远在异地的儿子联系,儿子与父亲的联系方式只能靠传统的书信方式,这在21世纪21年代的今天,是极为罕见的,而父子两唯一能相见的时间也只能在一年一个短暂的春节假期。
随着年事的增高,往日童颜鹤发、步伐矫健的老人也变成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了,甚至害怕因行走不便而摔跤,除了晨练打太极,平常时间都在家里很少出远门,只有电视才是老人的最佳同伴,直到饭点的时候,才到楼下教工食堂吃饭。
有一天清晨,老人大概想去做晨练,不慎摔倒,爬不起来,额上都起了血泡,满脸血迹。因时间太早,几乎没学生路过,幸好遇上我去晨练,才发现老人,叫起得早路过的学生将老人扶起,我亲自打120送老人到医院,经检查为粉碎性骨折,位于股骨之间,需要住院治疗,时间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
老人最怕摔跤骨折,如果护理不好容易引发多器官感染而致命,而老人身边又无亲人,谁去做护理,至少翻身、洗漱、换衣、送饭都要有身边人照管啊!于是,我打算打电话跟老人儿子联系,要老人儿子想办法解决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当我问老人儿子电话时,没想到老人死活不给,自认为是小事,有护士在,不要让儿子牵挂和担心,更不能因此拖累儿媳一家人。我实在拗不过老人,只好作罢,便吩咐老人,到点吃饭时,记得叫护士帮点餐送来即可。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国内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护士只负责打针吃药,是不负责病人吃喝拉撒的,病人要想得到护理,必须花钱请护工。由于不懂这些规则,老人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其他护理问题了。
老人在第一天时,当看到同住病房的病人家属送饭给病人喂饭后,才知道过了饭点,但始终没见护士给老人点餐。老人实在饿得慌,几次想挣脱为固定石膏夹板而做牵引的辅助吊带,自己下楼去点餐,无奈整个身子象被订住在床板上似得动弹不得,只是受伤的大腿撑了几下,因剧痛而不敢再想挣脱吊带,好在同住病房的病人家属过问后了解到老人目前身边无一亲人所在,出于同情和怜悯,帮老人叫来外卖,才让饿了一天的老人吃上一顿饭。这件事情,直到第三天我去探访老人时,才知道老人这种不幸遭遇和艰难委屈。听了老人的讲述,我这个从不轻易流泪的三尺男子汉也忍禁不住鼻子一酸,眼圈顿时模糊了。于是,在老人执拗不让我打电话告诉他儿子情况下,我只好让老人破费帮他请来护工照顾和护理,虽然费用昂贵,但老人的积蓄还是可以勉强对付得了的。
人越是到了晚年,尤其是在风烛残年、病痛缠身、生活失去自理,并且当看到同住病房的病友有亲人在旁呵护,而自己却孤身一人,没有一个亲人呼唤自己的时候,就越感到孤独、寂寞和恐惧,越感到孤独、寂寞和恐惧,就越想念漂泊在外的儿子。
有一晚我去探望老人,正逢一夜的雨,窗外的风不尽的吹,老人面对着夜雨窗风,静静地听着雨滴声和风啸声,这时我发现老人眼角慢慢渗出泪珠,顺着脸颊落到枕边……看到这情景,我知道老人在这个时候多么想自己的亲人在身旁问寒问暖,哪怕是一阵间也好啊!但又想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为了一家生计也不容易,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让儿子他们担心,更不能拖累他们。
多好的父亲啊,在这节骨眼下还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可作为父亲的子女们有什么理由不敬孝不报答父亲的爱呢?!#空巢老人#
经过将近半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刘大爷终于出院了,但治疗过程中又查处了糖尿病和高血压,而且已经有了将近15年病程。出院那天,医生特别嘱咐老人要到专科诊室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否则并发症随时爆发并危及生命。也许老人感觉到医生的话太过危言耸听了,加上年岁大了,任由它吧。于是,可能就是因为医生说的原因,也许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或心脏病,也许是高血压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才发生本文开头的凄凉和不幸的一幕,而这一幕还在许多老年人中重演。
从刘大爷的凄凉经历和不幸离世,更有“不拖累子女”的善良想法和行为,对于未来每一个老的人们,如果是在失能后老无所依,那真的是一场可怕的老年危机啊!